【科技獎公益講座】之一 | 混凝土科學技術獎申報要點及混凝土材料與工程應用
【混凝土科技獎公益講座】
精彩上線
知識“戰疫”,共克時艱。在這一非常時期,為支持和鼓勵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的科技創新,推動科技成果的推廣和應用,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混凝土科學技術獎獎勵工作辦公室將于6月17日正式啟動【混凝土科技獎公益講座】。講座分成5期,一期一個重點專題,于周五下午14:00在線開講。講座將邀請混凝土科學技術獎優秀獲獎項目團隊進行線上學術講座,分享水泥混凝土材料與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產品研發與工程技術及典型工程案例等。
【科技獎公益講座】之一
混凝土科學技術獎申報要點及混凝土材料與工程應用
直播開講時間:6月17日(周五)下午14:00
免費參會!請掃碼預約直播
問答和交流
有關本期講座的主題報告
您有什么行業技術問題希望報告專家解答?
請掃描右側二維碼,留下您的問題吧
講座日程
●14:00~14:15
混凝土科學技術獎介紹
主持人:
陳玉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副秘書長
開場發言:
介紹2022年度混凝土科學技術獎的評審流程和重要時間點,2022年混凝土科技獎申報中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14:15~15:00
混凝土科學技術獎文件解讀和申報
報告嘉賓:
王貫明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
報告提綱:
自2020年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組織開展混凝土科學技術獎獎勵活動以來,本報告圍繞《混凝土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中的評審范圍、評審程序及規則等重點內容進行解讀;對申報環節中申報材料的填報內容給予分析講解;評審委員會關注要點及答辯注意事項重點介紹;結合分析具體案例,分享獲獎經驗。
●15:00~15:45
混凝土礦物摻合料的發展與工程應用
報告嘉賓:
周永祥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員、CCPA巖土穩定與固化技術分會秘書長
報告提綱:
礦物摻合料是支撐現代混凝土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石。隨著國內基礎設施建設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傳統的優質礦物摻合料日益緊缺。利用天然火山灰質材料、巖石粉、鎳鐵渣等地域性材料開發新型礦物摻合料、復合摻合料乃至功能型復合摻合料,建立了標準化技術指標體系,有效消納利用固廢,降低成本,更是為解決不同工況條件下混凝土工程質量問題提供了有效方案。經試驗研究、工程實踐和標準規范,形成了成套技術,在國內外重大工程項目中應用取得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肯尼亞蒙內鐵路
●15:45~16:30
超高性能混凝土定量設計與精準預測研究
報告嘉賓:
余睿
武漢理工大學硅酸鹽建筑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報告提綱: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因其優異的力學性能和耐久性能吸引了學術界和工程界的廣泛關注。但是,在UHPC的應用初期,基本沿襲了普通混凝土的設計理念,采用大摻量的水泥、硅灰和極低的水灰比來制備UHPC,這種原材料依賴型的設計模式易造成UHPC體系中資源利用率不高、性能波動較大等問題。為了實現UHPC設計的精準化、高效化和綠色化,報告人團隊提出了系統的UHPC多尺度、多相顆粒最緊密堆積設計方法,形成了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UHPC服役性能預測模型,并將上述成果集成于計算機軟件中,開發了一套UHPC專用的精準定量設計與精準性能預測系統,為UHPC在各種復雜、多變實際工程中的靈活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
全材料尺度UHPC最緊密堆積設計理論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CCPA泡沫混凝土分會工作細則2009-10-30
- CCPA人力資源工作委員會領導名單2010-04-01
- CCPA科技委員會領導名單2010-04-01
-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六屆五次會長會召開2010-04-06
- CCPA教育與人力資源工作委員會和科技工作委員會隆重宣告成立2010-04-06
- CCPA墻板分會理事會名單2010-04-15